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公司公告

更多公告>>
公司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动态 > ELISA试剂盒检测不成功的原因
ELISA试剂盒检测不成功的原因
点击次数:465 更新时间:2016-05-10

ELISA试剂盒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,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。 由于ELISA方法灵敏,特异性强不需要特殊设备,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。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,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,在临床检验中除正常反应外,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(即假阳性或假阴性)如标本的影响上海劲马为大家解读ELISA检测的影响因素。
  标本的影响
    溶血标本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易产生假阳性。可能是溶血血清中含有过氧化酶物质(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),在洗涤过程中往往难以*洗脱,它可使H2O2释放出原生态氧(O),从而催化底物四甲基联苯胺生成可溶性的有色物质,即显蓝色,产生假阳性[2]。所以严重溶血标本禁用。
   标本受细菌污染。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,因此,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一样,亦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测定结果。
   标本保存不当。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,在间接法ELISA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、造成假阳性;为克服上述干扰,ELISA试剂盒测定的血清标本宜为新鲜采集;如不能立即测定,5 d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存放于4℃,1周后测定的血清标本应低温冻存;冻存后融解的标本,蛋白质局部浓缩,分布不均,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,但混匀时应轻柔,不可强烈振荡。
   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,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。使用真空采血管;并使用非抗凝标本,肝素抗凝血浆会增加OD值,EDTA、酶抑制剂(如NaN3)可抑制ELISA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。
   标本凝固不全。 在工作中,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,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,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,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,易造成假阳性结果;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。
Bcl2A1    BCL2相关蛋白A1抗体
Bcl3    B细胞淋巴瘤蛋白3抗体
B MyB    转录因子MYB相关蛋白B抗体
beta Defensin 1    防御素β1/Defensin β1抗体
BAFFR    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抗体
BAFF    TNF家族B细胞激活因子抗体
Batroxobin    蛇毒巴曲酶抗体
Brn-2    大脑蛋白2抗体
CD274    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
B7H4    B7-H4抗体
BACE1    β分泌酶抗体
Bad    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ad抗体
B7-DC    程序性死亡配体2抗体
BSEP    胆汁酸盐输出泵/ATP结合盒转运蛋白11抗体

ELISA试剂盒

 

联系人:王经理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电话:
86-021-57763112
手机:
18917018169

智慧城市网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